吃蝦有什麼禁忌?掌握5大關鍵讓你健康不踩雷!
吃蝦有什麼禁忌?掌握5大關鍵讓你健康不踩雷!
你喜歡在熱炒店叫上一盤盤紅潤飽滿的蝦子,配上啤酒與朋友酣暢過癮嗎?又或者喜歡自己上市場挑選一斤斤的新鮮活蝦,回家親手為孩子煮上整桌豐盛的鮮蝦料理呢?
蝦子這樣低脂、高營養、高蛋白質的食材,已經融入我們人類的飲食文化裡數千年之久了。然而老一輩的人總會告誡說:「蝦要少吃,不要吃太多!」,雖然「吃什麼都好,不要過量就好」是個大概不會錯的道理,但對於嗜蝦成性的老饕們來說,想大快朵頤而不用煩惱潛在的健康風險,以下這5大禁忌是絕對要掌握的!
嗜蝦老饕一定要知道的5大關鍵禁忌
禁忌一:這4種人千萬小心!
蝦類雖然低熱量、營養價值高,不過痛風、慢性腎臟病、高血脂症、食物過敏者還是需留意攝取量或避免:
- 痛風
海鮮類是眾所周知的痛風危險因素之一。痛風的元兇「尿酸」,是普林(purine)的代謝產物,若普林代謝異常,將導致高濃度的尿酸容易累積在關節、腳趾、手指等形成結石,造成發炎反應、痛不欲生。
因此痛風患者須特別注意包含蝦子在內的高普林食物,以避免病情發作。
- 慢性腎臟病
患有慢性腎臟病者,若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,將會造成腎臟負擔,而影響慢性病控制。
- 高血脂症
蝦類雖熱量低,但膽固醇偏高,高血脂症患者須留意食物性膽固醇攝取量。
- 食物過敏者
常見對海鮮過敏的症狀包含嘔吐、腹瀉、頭暈及皮膚紅腫發癢等等,除了不宜接觸蝦類等海鮮外,要注意過敏原是可能隨身體狀態而改變的,例如原本會對堅果過敏但海鮮不會,變成對海鮮也會過敏。因此提醒所有對食物會過敏的族群,吃蝦時也應適量並留意身體狀況。
延伸閱讀:吃蝦子會過敏?三招檢查你是海鮮過敏一族嗎?如何快速解毒過敏症狀!
禁忌二:不能和它們一起吃!
正如本文(蝦子5大關鍵營養成分,低脂、高蛋白價值高,護肝又助減重,雙重好處報你知)所描述的,蝦子可謂全方位的營養食材。然而即便如此,也不代表可以毫無顧忌地吃蝦,因為它仍遵守著食物之間相生相剋的定律,只有謹記這些營養知識,才不會不自覺地傷害到我們健康的身體:
- 蝦與南瓜:同食過量可能引發腹脹、消化不良、拉肚子。
- 蝦忌與某些含有鞣酸的水果,如葡萄、石榴、山楂、柿子等同食,否則可能刺激腸胃,引起嘔吐、頭暈、噁心和腹痛腹瀉等症狀。
- 蝦與果汁:承上則,許多常見果汁也含有鞣酸,建議避免飲用或控制攝取量,以防止腹瀉等情況。
- 蝦在中醫上性屬溫熱,對於患有皮膚濕疹、癬症、皮膚瘙癢以及陰虛火旺者需酌量食用。
- 食用海蝦時,搭配點啤酒是無妨的。但建議不要過量飲酒,否則會產生過多的尿酸,增加罹患痛風的危險因子。
禁忌三:新鮮!新鮮!新鮮!很重要所以講三次!
從婆婆媽媽,到料理主廚,不管是誰挑選海鮮都一定會要求「尚青」,絕對不能接受放太久、不新鮮的死蝦。因為蝦子一旦死亡,體內組胺酸會被細菌分解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導致不能食用,死亡時間越長,積聚的毒素也就越多,吃了恐導致食物中毒。
那該如何辨別死蝦呢?若發現蝦體散開、有強烈腥味、肉質鬆軟無彈性,或殼身帶有黏液等情況,很可能是死蝦。
延伸閱讀:怎麼買到最好的活蝦?挑選活蝦3招一次公開
禁忌四:吸蝦頭前停看聽!
許多吃蝦人酷愛吸食蝦頭,然而若是養殖環境狀況不佳、有人為藥物的干預,那麼蝦頭就會是毒素、藥物堆積最多的地方,或是積聚各種致病菌和寄生蟲的部位。此外,海洋中的有害物質、環境荷爾蒙等也多會集中於蝦的內臟,因此若無法確認產地養殖的狀況,一般建議不要吸食蝦頭。
延伸閱讀:泰國蝦海鮮餐廳新鮮挑選密技大公開!三招判斷方法立馬上手!
禁忌五:蝦線不建議食用
除了蝦頭外,俗稱「蝦線」的消化道也可能是不少重金屬、汙染物甚至是排泄物等的屯積地,不小心吃進嘴裡恐產生泥腥味,影響活蝦料理的鮮甜美味,更破壞口感食慾。因此烹煮前通常都建議要將蝦背上的蝦線去除,以免危害健康!